2013年下旬,关于和谐租车的非法融资,资金链断裂等说法就在金华民间甚嚣尘上。一些和谐租车员工频频在网上发帖,控诉和谐租车拖欠工资逼迫员工自动离职,投资人纷纷上门讨债等丑闻。那时的张小林面对各种传闻一直处于逃避态度。
2014年3月24日,浙江金华警方发布消息称,和谐租车董事长张小林因涉嫌非法集资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更有有媒体爆出,3月22日晚,金华市公安局对张小林涉嫌非法集资案组织开展集中统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其中刑事拘留4人),查封、冻结资产500余万元(冻结银行账户67个、查封房产1处、汽车9辆)。
这则消息毫无征兆地爆出,迅速发酵并演变成“民间事件”。
针对此事,记者展开了调查。
风风火火的“融资租车”帝国
张小林,1980年生于浙江金华,家族从事“佛手”(一种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植物)生意。
2003年,23岁的张小林从学校毕业后,从金华的信用社贷款8万元,并以7万元的价买下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组建浙江车友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开始介入汽车租赁行业。
2005年,在一次偶然的饭局上,张小林得知中国移动金华分公司即将向社会招标租车,需要3年长租56辆车。那时,车友的租车规模只有区区数辆车,远远不足以应标。但张小林非常大胆地说服自己的亲戚、朋友融资1000万购置了56辆车,积极参与投标并最终中标。
这次不留后路的成功冒险,不仅为车友赢得了迅速发展壮大的第一桶金,也成为了张小林开始民间集资的起点。
2006年起,车友走上了连锁经营的道路。并于当年在杭州开业了第一家连锁店。与此同时,张小林开始复制融资购车租赁的套路。
“后来,很多人加入集资大军,就是因为月息2分,年收益24%的高回报率能够及时兑现。”参与投资项目的L小姐告诉记者。
大量的融资使车友的租赁事业进入了“火箭式”的发展轨迹。车友的对外宣传数据显示,2007年,车友租赁运营的车辆达到约200台,2008年达到约400台,2009年车辆总数接近1000台,购车款项大部分来自第三方。
2010年5月,具有海外财团背景的海纳集团与车友签署收购股权协议,并注资1000万美金成立金华海纳汽车租赁公司,张小林担任海纳——车友董事长,“车友租车“的商标统一更换为“海纳(车友)租车”;2010年11月18日,日本三菱商事全资子公司亚洲商菱投资与浙江车友公司正式签订协议,向车友注资2000万美金,并在香港共同成立海纳国际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张小林担任海纳国际董事长。
此后,海纳国际在张小林的操控下收购金华海纳,包括车友名下的全部资产、商标及经营网点,“车友租车”所有员工归属海纳国际。张小林计划以海纳国际为主体,在2013年完成海外上市。而三菱商事在这次收购行为过后,逐渐从海纳撤资。
2012年8月,海纳国际收购“和谐租车”商标,随后取代之前的“海纳(车友)租车”,在全国门店统一启用“和谐租车”标识。自此,和谐租车便正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沸沸扬扬的“庞氏骗局”真相
张小林投案后,外界盛传的非法集资项目随之浮出水面:“和谐租车”项目、“千城计划”项目、售香港海纳原始股等等。
记者调查了解,“和谐租车”项目的运作模式有首付购车租赁和全款购车租赁两种。
以W先生的分期投资为例,他投资一辆价值23万元的别克君威,需要给和谐11万元的首付款,其余12万以两年期“按揭”的方式,从每个月的租金所得中扣除。扣完之后他每月还能拿到460元左右,两年下来超过1.1万元;到了第三年,车子属于W先生,他还可以拿到每月6200元的足额租金,可以拿三年,收入22.3万元。和谐租车还承诺,到了第五年,愿意以8.8万元的价格回购这辆车。上述三项收入加起来夏先生至少可以获得32.2万元,所有实质性投入只有一开始的11万元。5年下来收益率高达200%,平均一年40%的利息。但W先生还没有收回11万的投资款,和谐租车就出事了。
记者采访发现,W先生的遭遇只是众多该项目投资人遭遇的一个缩影,因为是早期投资损失较小。这种首付租赁模式在“神州租车”等汽车租赁公司很常见,但如此高的收益率在重投资、轻见利的整个租赁行业却非常罕见。
“2013年投资时,我去和谐租车考察过,也通过报纸和网络看到过其项目的宣传”投资115万的N女士说道,“与和谐租车签订全款购车的两份合同中,只说明车辆是广东牌照。和谐租车方面说,车辆的品牌及发动机号等信息要等购买车辆后再补填,交款后每个月返了16000元,只返了七八个月之后就没下文了,合同也没完善,车也没看到。”
一纸未完善关键信息的合同,踪影全无的购车凭证,跟风式的大额投资,成为众多投资人的写照。
“2013年7月份,和谐租车资金链就出现问题了。9月份过后,和谐租车就再没打过租金,现在已经半年了。目前看来,仅我所在的金华市永康县受骗人数达到2000余人,涉案10个亿,是张小林非法集资案的‘重灾区’。据说,非法集资的总金额有几十亿”永康的C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千城计划和销售香港海纳原始股的运作手法也同属于这种“庞氏骗局”。
2012年,和谐租车推出千城计划,计划以千城连锁、加盟投资的方式在全国1000个城市开设2000家门店,车辆规模达到100,000辆。为了宣传这个项目,2013年,和谐租车还请来了当红明星黄晓明代言。
2013年12月22日,“千城计划“的项目之一——和谐租车武汉旗舰店在武汉市硚口区开业,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亏损了100多万,停业转让。该店最大的股东L先生表示,150万元的加盟费是最大的投入,加上装修、房租及购车投资,累积投入300多万。公司出事后,只能把车转手卖掉,加盟费根本要不回来。
而销售香港海纳原始股的项目就彻底只有一纸空文。张小林向投资者转让的标的为“拟上市公司”香港海纳国际的股权,“计划上市时股本总额为1亿股”,并承诺如果2013年公司未上市或改变上市时间,投资者可退回股权金额,并获得10%的年息回报。
“股票价格一般是每股10元,但股票的发行数量谁也不清楚,也就是说,张小林可以无限制地出让股票。在金华永康有很多投资人买了上万股,2013年香港海纳根本没上市,张小林也压根没兑现其承诺的10%的年息回报。”C先生透露,“张小林还出资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小公司,法人代表是张小林的弟弟,张小林把非法集资所得都偷偷转入了这家小公司。”
虽然案件还在法院的调查之中,转移资产的事情尚且无法证实,但记者发现,这种说法与早前在网络上讨薪的和谐租车员工的说法大致相同。
如此大规模的非法集资,是否存在传销行为?记者向一些投资人质疑。
“在‘和谐租车’项目中,据说有些和谐租车的员工介绍人投资,最多可以提成13%,但和谐租车内部承认的提成只有3%,也不涉及层级计酬。这属于内部销售行为,不涉及传销。”C先生告诉记者。
这种说法在多个投资人处得到了证实。
纷纷攘攘的“民间猜想”内幕
“张小林集资数额巨大的关键,除了其诱人的回报,更多投资人看重的是他的身份光环。”N小姐告诉记者,“张小林是金华市的政协委员,杰出创业青年,和谐租车是金华市的明星企业。很多人看到政府部门的人都在投资其项目,所以很放心。后来才知道,他的这些光鲜的头衔全部来自非法融资。”
“2014年1月下旬,张小林因为酒驾被捕,行政拘留了一段时间后,就听说有四个民间投资人告他欠钱不还,张小林被继续留监被实行强制执行,此间至3月24号警方发布了他投案自首的消息,他一直没有被放出来。”一位知情人爆料,“2013年年末就有投资人组织和张小林进行谈判,要求张小林把资金流向问题说明,要求投资人选人参与财务监管,但张小林对此事一拖再拖。后来,谈判还没开始,就听到了他酒驾拘留的事。”
“在张小林集资案中,和谐租车副总裁余敏是事件的关键人物。投资人中间早有传闻,说其参与资金截留,很多投资人的合同直接和俞敏个人签署,13%的提成也是俞敏提出的,而且他还烧毁了相关的证据。据知道的人说,他个人在美国有3套别墅。”另一位知情人爆料。
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总表示,和谐租车一开始是想通过这个模式迅速扩张,也老老实实把募集来的钱用来买车,但到后面看到经营越来越困难,就开始玩资金游戏,导致窟窿越来越大。
记者针对种种传闻致电金华警方,但警方提供的领导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张小林非法集资的资金流和涉案详情作为投资人最关注的焦点,还需警方和法院进一步调查公布。
据悉,在经济发达的金华地区,近年来屡屡爆出非法集资案,如吴英案、王菊凤案。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法集资案的隐蔽性更强,手法更新颖。如张小林一案,除了以高额回报,高额利息的商业项目来吸引投资人的借贷外,为了吸引大量的投资,甚至不惜花血本请明星代言。而且,在集资初期,积极“兑现”回报承诺,骗取信任,吸引更多的人踊跃加入,使集资规模迅速呈几何级放大。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政府和媒体往往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起到引导作用,被一些光鲜的商业外表所利用。这需要政府、媒体及金融领域共同发力,规范金融市场,整顿不良风气。
对于张小林的非法集资案的最终走向,本刊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