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药业

浏览次数:7725次 更新时间:2011-12-21

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1994年8月当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山东济南创立三株公司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会创造出中国保健品行业最辉煌的历史。今天,三株的辉煌传奇和其瞬间衰落瓦解的故事一样,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从1994至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三株销售额从1个多亿跃至80亿元;从1993年底30万元的注册资金到1997年底48亿元的公司净资产。三株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吸纳了15万销售人员。迅速崛起的三株不仅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顶峰时刻,更创造了中国保健品行业史上的记录,其年销售额80亿的业绩至今在业内仍然无人可及。三株集团三株公司创始于1992年,是从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山东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注册资金2.5亿元,固定资产25亿元。公司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线,先后投资4亿多元在山东济阳、吉林柳河和上海等地建立起了国内一流的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其中,吉林柳河三株中药厂和济南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已通过国家GMP认证。

公司“始终站在高科技前沿,紧追市场需要,不断研制高新技术产品”,扶正散结合剂是三株集团自行研制成功的抗肿瘤国药准字号产品,扶正散结合剂在国内外首创了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发中药抗癌,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发中药刷新了中外几千年的制药历史,使中药的扶正祛邪(即提高免疫和杀死癌细胞)生物活性和药效倍增,总有效率为73.7%。扶正散结合剂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五部委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在化妆品领域,生态美化妆品拥有护肤、洗浴、彩妆、防晒、水晶等数十种系列产品,被评为国内知名品牌。药品包括三株牌乙肝灵、心脑康、参茸益肾胶囊、金麦通复心片、三株感特灵,保健食品有五株王常维舒口服液、三株赐慧宝口服液等。高科技产品正在为三株集团插上腾飞的翅膀。   

公司涉足医疗产业。三株医院是一所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综合性医院,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设备精良,医院聘请了省内、外肿瘤治疗康复、风湿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常年坐诊。其中,肿瘤治疗康复中心用最新的理念,新的疗法,专利技术药品,开展科学、规范、人性化的专业治疗,是目前国内独具特色的医疗单位之一。   

公司拥有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可迅速将产品推向全国,并创造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一整套适应市场发展的营销模式。   

公司以创建百年企业为目标,在管理上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人本管理,又力行“有情管理与无情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中外结合、独具风格的管理特色。   

“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是企业的宗旨,公司积极参加博爱工程和希望工程,目前,已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价值约1.3亿元。   
三株拳头产品——三株口服液三株拳头产品——三株口服液


1997年三株公司获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授予的顶级荣誉“五星钻石奖”,董事长吴炳新先生被美国环球优秀文化与优质服务协会授予个人终身成就“环球钻石奖”。2003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吴炳新同志“中华中医药学会贡献奖”。2004年12月,三株集团有限公司被评选为 “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十大企业”。   

目前,三株集团正积极致力于管理、经营、科研等方面的深化改革,确立了以重点发展医药为主的医药、保健、医疗的产业格局。


三株集团网站的三株大事记里面记录了两条时间:   

1998年3月,常德事件发生,三株口服液销售受到重大影响。   

1999年3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常德事件三株公司胜诉。   

但是这两段轻描淡写的大事记,怎么能淡化掉三株集团心头致命之痛?   

1996年6月,湖南常德市陈伯顺购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服用后引起高蛋白过敏反应,两个月后死亡。第二年,其子陈然之状告三株药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共300万元。1998年3月31日,湖南常德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责成三株药业集团向死者属赔偿29.8万元,并没收三株非法收入1000万元。   

一审过后,许多新闻媒介进行了广泛报道,并更进一步对三株和管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一时间沸沸扬扬,谣言四起。经销商与消费者纷纷退货索赔,三株口服液及其系列产品的销售陷入瘫痪状态。   

继而三株提出上诉,最终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1999年3月25日,持续了一年的官司以三株胜诉告终。但是,法律上的胜诉,却不能挽回三株帝国倾覆的命运。   

依据由知名危机公关专家游昌乔先生创导的危机公关5S原则进行分析:   

违背承担责任原则:   

既然消费者已经受了误导,三株公司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该从负责任的角度,主动停止三株口服液的销售,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   

违背真诚沟通的原则:   

在事件发生后,三株公司对内瞒骗员工,对外视媒体为敌人,结果公众无法了解事实真相,致使谣言四起。   

违背速度第一原则:   

危机发生后,企业既没有立即派出得力人员调查事故起因、安抚受害者、尽力缩小事态范围,也没有主动与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进行沟通、说明事实真相。   

违背系统运行原则:   

公司仅仅凭一时之勇去对薄公堂,而没有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致使事态扩大。

违背权威证实原则:   

三株公司反复念叨自己的产品好,却没有主动邀请权威机构对其进行检测,消费者当然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如果当时三株公司能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由卫生部相关专家对三株口服液的功效进行论证,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自2004年开始,在保健品行业“教父级”的67岁的三株掌门吴炳新又忙碌起第二次创业,从渠道变革开始驾驶“三株”这艘巨轮重新起航。据说吴炳新在其公司大会动员时讲:“这是一种地皮草式的营销模式,生命力十分顽强!”其实,这种营销模式就是直销。而为了应对直销法中对直销企业的资历要求,三株曾把旗下的一家制药厂纳入到具体负责申请直销牌照的昊海科技名下。对于三株如此强烈的直销诉求,毕明玉表示,“因为直销模式和三株辉煌时采取的销售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国家现在也支持直销的发展。”有关人士则表示,三株更希望借助直销的强大力量助推三株的复兴。

据闻,吴炳新在三株的转型直销会上喊出了“我们又一次站起来了”的豪言壮语。

据了解,从2005年8月份起,三株已经陆续聘请了好几位直销专家加盟旗下,其中还包括一位曾参与直销立法的专家。昊海科技在福建、江苏等地的招商代理工作早已开始,并且都以直销作为卖点。此前三株还曾在内部做过小范围的模拟直销试验,据称效果还不错。

2005年12月10日,商务部开始接受企业申请直销牌照的材料,但三株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提出申请。三株人士表示,虽然《直销管理条例》已经出台了3个配套规定,但一些涉及申报材料的具体操作问题仍不明晰。按照程序,申请应该先报到市里,由市里再报到省里,最后交到商务部。但目前针对此事的归口负责部门还没有确定,因此三株的选择只能是等待。

而至今,吴炳新亲手重建三株,三株也的确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迷,新药审批困难重重,直销牌照没有拿到,原本*尚存的骨干员工开始变得疲惫不堪。不过,虽然过程很困难,但吴炳新在逐渐调整自己,三株也终于在化妆品方面首先取得突破。

2010年,吴炳新提出一个宏大的目标:双万店工程,力图将三株推上一个新台阶。
1994年 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三株口服液诞生  
1996年 销售收入80.6亿元人民币,员工达到15万人,全国建立219个子公司。  
1997年 成都事件。焦点访谈曝光三株成都市场部涉嫌夸大宣传。
1998年3月 常德事件,法院一审判决三株在常德老汉死亡事件中败诉。
2000年4月 央视报道平反昭雪,成为三株后续发展的精神支撑。
2005年 大刀阔斧改革。三株医药集团成立,下属吉林柳河、济南福尔两个GMP  达标制药企业和三株医药有限公司一个GSP达标企业,首次直销申牌。
2007年 暂时放弃申牌,转入传统销售。
2010年 双万店计划,个十百千万亿计划。
2013年 三株集团再次进军直销,入围第一批“中国影响力品牌”。

上一篇:和润益生

下一篇:鸿洋神

网友评论全部评论(0)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