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格系统

浏览次数:33850次 更新时间:2011-09-13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保罗·康恩博士在其做著的《不灭的梦想》一书中写到:耶格领导着安利全球营销体系中公认的最大顾客网络,成百上千的自由企业家和成千上万的营销代表们,都希望处在耶格的领导之下。因为他的系统比别人更长的时间里,为更多的人创造了更大的成功,对此极少有人提出疑义。” 坐落于美国南卡州的耶格系统总部

任何事的发展都是眼光的过程,耶格系统也不是一开始就做得非常大,他有一个慢慢成长的经历。

1964年,耶格只是一个送啤酒的卡车司机,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加入安利,注册成为一名普通的营业代表。美国从1964~1974年这十年的状况就像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个安利营销人员使尽自己所有方法和观念去建造自己的安利生意,每一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

当时,耶格通过这个生意的一些磨练和总结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些风格和自己的经营观点,随着耶格年轻的安利事业获得了新生,他开始着重强调几条事业准则,首先提出了系统运作的概念,并于1973年建立了耶格系统。

如今,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数百万人提供有关商业运作、经济管理和生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资讯和培训,使成千上万的人获得事业家庭的双丰收。至今,这些准则已发展成为他独特风格的标志,作为耶格系统的坚实基础被遵循着。

 耶格强调的理念是为人类提供优质商品和为愿意实现经济独立和自由的人士提供个人创业机会。系统教领导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相处,提升每个领导人及团队整体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向别人推荐畅销书籍,推荐本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和生意理念,告诉人们如何采用本系统的生意方法在直销公司(制造商)提供的这个平台上去开展这门生意;同时推荐直销公司的会员卡,建立消费者网络,在网络中流通供应商的产品,并从供应商(制造商)处获得不在职(管道)收入。

在于给每个人能够梦想成真,实现人生目标的能力。这基于你要投身于一个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系统,基于你要用“助人自助”的精神来实现。系统强调独立自主、个人要绝对正直以及家庭的价值;也强调一切利益的获得应符合道德、法律和伦理。通过让人们加强对个人创业的理念以及原则的相信和承诺,使大家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经济独立是可以实现的。

过去安利公司认为,销售额80%来自于对外的销售,20%才来自于自用,从狄维士早期的演讲可以看出这一点,他是主张销售和推销的。而耶格首次提出把这两个比例调对调,他认为80%来自于其成员的自用,20%是产品的推销。他要打造一个自用型的网络,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喜欢推销的,没有人天生爱求人,人都喜欢被人求。

耶格系统的第一个理念是:如果80%的业绩是建立在违反人*的基础上,那么这样的业绩就会是不稳定的。自用、使用产品、由衷地热爱产品,这是人的本*。什么叫市场?好产品就是市场。

 耶格系统第二个鲜明的理念是:注重培训。安利公司的基石是产品,产品非常好,但如果只是通过产品吸引顾客呢?要知道并不是每个顾客都是百分之百忠诚的。那么多广告、那么多优质产品、那么多好的品牌如雷灌耳,凭什么选你的?耶格先生认为仅仅靠产品去维持和他们的关系是不够的,必须培训我们的消费者。可以肯定的讲,在这个生意里面没有培训,我们就无法永续的经营和发展。

 第三个理念是:一定要建立“工具流”。耶格在做到某个高阶后,徘徊了很多年,他摸索自己为什么在做到一定级别后就很难扩大,他发现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除非你自己是能被复制的,你这个生意才能被做大。可是如何去复制你自己,如何去提高效率?他说我不如把我们每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人的声音印在书上,录在磁带上,拍成录像带。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同时在全国很多地方去播,那么这就叫工具。尤其在一个新的市场刚刚被开发时更为需要,作为一个领导人,你不可能总是陪着你的小组成员,对你帮助最大的是,经常陪着他们的就是我们系统的各种工具资料,要尽可能备齐它们。

在这种营销理念的指导下,耶格系统采取交互式合作过程的运作模式,交互式合作即消费者(顾客)跟公司(制造商、教育系统)合作,利用公司给他搭建的,经过他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经济独立和自由的舞台,兼职并且可以全天候随时随地与公司一起构建一个消费网络,并且这个消费网络属于消费者(顾客)自己的私人财产,可以继承。然后按照消费网络的消费额,多劳多得地获取收入的一种营销方式。

从以上归结起来,可以看出耶格系统的十大突出特点:

   1.是原版的、安利公司中最大的、非常好的;

   2.严格复制成功模式,保持咨询线的完整;

   3.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4.注重承诺,相互信任,建立紧密的个人关系;

   5.提供最新、最丰富的咨询,启发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6.从自用到分享,建立自用型的顾客群,不用硬*推销(永远考虑对方的需求和利益);

        7.以人为本,注重培训,全方位提升个人能力;

   8.永远把梦想放在首位,梦想永远是系统的第一主题;

   9.专业化、集团化、产业化;

   10.帮助每一个愿意努力的人,建立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合作团队。

1978年耶格网络正式在美国北卡莱罗那州注册成立了Internet Services Corporation (英特莱德国际企业)。从此耶格网络将个人网络的运作纳入到企业化发展的轨道上。   

1998年InterNet成功的进入中国,在中国内地开展成人非学历性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咨询和服务,提供各种各样的书、录音带和培训,帮助国民认清现在这个多变的社会,并且能够从中把握事业良机,获得事业、家庭、社交等各方面的成功。多数课程是由当地分支机构免费提供,部分视听资料和书籍由公司委托国内著名出版社出版,许多已经成为社会上畅销的读物。

耶格将生意升华到一个艺术的高度,其年会规模由70年代初1万人到90年代初在亚特兰大的佐治亚体育场7.5万人,到分散到美国六个地点独立进行。美国还真没有一个足够大的体育场馆能容得下耶格系统内想参加大会的人。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如果到世界各地的耶格网络去看一看的话,你会发现他的小组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到十几次1.5万人以上直销商参加的年度会议。

要讲述耶格系统进入中国,还得从耶格的邻居唐·斯托姆斯和鲁丝·斯托姆斯夫妇说起。斯托姆斯夫妇在夏洛特城成为耶格的邻居后加入了安利事业,也因为安利事业使他们拥有了新罕布什尔州湖上的一个小岛。他们很感激安利,同时其下级部门推荐了美籍华人邓少云女士,1997年4月,这位女士把耶格系统带到了中国发展,这也是迄今为止,耶格系统进入中国的惟一一个网络。

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久,经济发展势头喜人,人们乐于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直销的进入显得非常的顺畅。贝瑞德、卓越、网络21等系统中有很多做到钻石级以上的华裔回到国内,网络发展得非常迅速,而1997年进入中国的邓少云才仅仅是一个刚加入安利的经销商,这也注定了当时耶格系统在中国的发展慢于其他系统。

当时,直销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非常相似,疯狂的发展速度和庞大的直销网络,吸引了无数人,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非法传销、违规操作的案例,严重影响了正规直销企业的发展。而此时的中国政府对直销的管理还缺乏准备,遂于1998年4月18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禁止任何形式的传销经营活动,这项通知后来被称为“4·18通知”。

之前超速发展的那些系统领导看不清方向,看不清中国政府究竟会怎样管理直销,因此很多都重新回到了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出现无人管理的状态。这时邓少云还是坚持带领着她的团队在中国内地发展,其团队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那就是有着“中国直销系统化运作第一人”美誉的骆超。骆超加入安利之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传统商人,懂得观察市场,把握商机,同时又精于培训。

1997年底,骆超就发现了直销市场的潜质,1998年一刀切后,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把他的才华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加入安利2年,就从一个普通的推销员做到了“行政钻石”级别,并成为安利中国9大营销团队——耶格系统中国区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同时也升为耶格系统内部培训机构英特莱德的首席培训顾问。

新进入直销的人慕名而来,再加上不少失去领袖的其他系统的直销人投到其门下。一时间,耶格系统发展态势惊人,动则上千人的培训场面让人叹为观止。在业界,骆超甚至成了耶格系统的代名词,一提到耶格必然提到骆超,他俨然成了耶格系统的领军人物与中国灵魂。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承诺开放直销市场。那些在1998年一刀切后离开中国的系统领袖们又再次回到了中国,然而,他们发现,曾经的部属很多都已转到耶格名下。不甘心的他们就以“直销不能抢线”为借口,到安利公司投诉耶格系统抢线,到处攻击骆超与耶格系统。此后的2001年3月发生了著名的英特莱德事件,4月,骆超离开了安利,离开了耶格。

骆超的离开,以他当时的行政钻石的收入,就算他从此洗手不干,每年也得损失上百万人民币,而且无论估计将损失多少年!

安利公司的作法,确实伤透了经销商的心,使一些了解此事的经销商会有时莫名其妙的恐慌:辛辛苦苦地追逐的梦想,为将来为子孙后代创建的基业,是不是有一天也会成为泡影?

但安利公司也有苦衷:尽管奖金全部由安利公司发放,耶格系统的人对系统的忠诚远胜于对安利公司的忠诚,他们“不谈安利谈系统,不谈赚钱谈学习”, “没有安利,我们可以做利安”,让安利公司很是不爽。最重要的是当时直销法尚未颁布,其它团队投诉耶格抢线等等,外扰内患之下,为了公司在中国的整体发展和形象,安利公司只能舍车保帅。 这就是业界知名的“安利英特莱德事件”。

上一篇:

下一篇:中脉道和系统

网友评论全部评论(0)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