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三达药材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2186次 更新时间:2012-11-22

辽宁三达药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公司占地面积8000m2,建筑面积4000m2,总资产3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800万元,流动资产1700万元。公司现有职工150人,其中技术人员2

辽宁三达药材有限公司辽宁三达药材有限公司

5人,大专以上学历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公司建有研发中心,拥有12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实力雄厚,2009年以来已投入研发资金500万元,未来5年公司将再投入500万元研发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

1、哈士蟆系列产品加工厂: 公司依托上海保健食品协会和沈阳药科大学,几年来先后研发了 “哈士蟆油”、“哈士蟆油营养饮品”、“洋参哈士蟆营养胶囊”、“中药饮片加工”。“哈士蟆油软胶囊”、“野山参粉”六个系列产品, 2009年我公司研发中心在上海保健食品协会和沈阳药科大学的配合下,对已研发的“哈士蟆油营养饮品”和“洋参哈士蟆营养胶囊”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现代等电点分离工艺,运用生物反应的乳化技术,使产品蛋白质含量提高10%,达到31%,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同时采用闪蒸技术,保持哈士蟆原有的生物活性和功能,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同时我们研发的“哈士蟆油软胶囊”新产品采用闪蒸技术,利用生物乳化技术,水发闪蒸,冻干,超微粉、均质、乳化成丸,该产品即保持了哈士蟆士蟆原有的生物活性,且服用方便。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公司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已在韩国和东南亚四国以及北京、上海、江浙等十八省市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市场前景良好。

我公司产品获得了 “辽宁省名牌产品”、“辽宁省优秀新产品”、“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奖和四项“国家发明专利”。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 “2009年度全省民营明星企业”和“2010年本溪市高新技术企业”、“本溪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溪市专利示范企业”、 “本溪市民营科技企业”,列入“辽宁省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单位”、“辽宁省科技龙头企业”、“辽宁省首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溪市民营企业五十强”等称号。2009年开始对公司生产线及车间进行了全面改造,在2011年1月取得了省药监部门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在同年的8月份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并于2011年11月22日取得了药品GMP证书。

2、粮油分公司: 为了发挥“桓仁大米”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益,形成产业化格局,与六河、平原城、杨家街、崔家街等四个村共同组建了桓仁镇米业协会,成立了粮油分公司,创建了年加工能力5400吨的粮米加工厂,与水稻种植户签订了产销合同,做到了产前信息服务,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服务,鼓励农户种植优质水稻,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公司产品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Q.S”认证,达到了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提高了桓仁有机大米的知名度,加大了品牌效益,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既增加了企业效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了“农户种植水稻→米业协会技术指导→粮米加工厂统一加工→三达公司统一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链,每年可使2000户农户致富。

3、哈士蟆养殖基地 及中药材种植基地 为了推进哈士蟆系列产品及中药材产业化生产链的发展,实现规模经营,公司建育蛙基地三处,越冬池水面近100亩,有效控制放养山林面积10万亩,种植林下参1600亩,种植中药材500多亩,可向公司提供原料用量的20—25%, 初步形成了“哈士蟆养殖,中药材种植→药材加工→保健品生产→产品营销→新产品研发”为一体的产业化生产链。该项目可带动数万农户种植林下参及中药材,推动中药材种植业的规模发展,可带动2400户哈士蟆养殖户及中药材种植户创收8400万元,可安排200人就业,形成了人参、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深加工→营销产业链,辽宁三达药材有限公司在不断发展中壮大,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成为本溪市最大的林蛙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和林蛙养殖产业基地。

网友评论全部评论(0)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