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养成之习惯篇

浏览次数:3344次 更新时间:2015-02-05

  所谓成功,就是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世界级企管大师班尼士对成功的领导者下了个定义:“成功的领导者会创造一个令下属追求的前景和目标,将之转化为大家的行动,并完成和达到所追求的前景和目标。”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要使伙伴们能奉献于系统、团队共同的远景,就必须使目标深植于每一个伙伴的心中,必须和每个伙伴信守的价值观相一致;否则,不可能激发这种热情。美国19世纪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过:“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成功使用目标的阶梯搭建的。

  大约在1970年的时候,心理学家怀特·米歇尔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把一群四岁大的孩子放在一间有一个铃和一个棉花糖的房间里。如果他们摇响了那个铃,米歇尔就回到房间里,他们将得到一个棉花糖。但是如果他们不摇那个铃,等米歇尔自己回来,那么他们将得到两个棉花糖。在实验的录像里,你可以看到孩子们局促不安或抱怨,把目光从棉花糖上移开——为了得到两个棉花糖而拼命的试图进行自我控制。他们的表现相差很大。一些孩子在一分钟内就摇了铃,而有些孩子则坚持了15分钟。据后来的跟踪调查,那些坚持时间长的孩子在后来的高考中获得了更高的分数。他们进了更好的大学,并且平均来说,取得了更好的成就。 那些很快摇铃的孩子,他们在今后的10年终遇到了糟糕的老师,得到了糟糕的父母评价,并且有些在32岁左右开始吸毒。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自制力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伟大人物心中都有一把尺,借以自制。具有高度自制力是一种最难得的美德。热忱是促使你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动力,自制力则是指因你行动方向的平衡轮。没有人因为率性和冲动而最后成就大业。事实上,世人都无法为所欲为。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恐惧、不当的行为、不好的情绪等等不利自己现在或者未来发展的想法或行为,就等同于战胜了自己。只有能适当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率领好一个团队,才能感染下级部门,在推崇中才具有更多优势,在复制中具有更多的复制点,最重要的是,你的团队将同时获益。

  家庭好比登山者的后援营地。尤其对于直销,在大众还不是十分了解的情况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这种支持不是单方面的支持,而是建立在日常的经营之上的。在筹备后援营地(家庭)上所花的时间,绝不能少于实际登山(做事业)的时间,因为任何一样事业的成功,都是为了家庭生活的美满,家庭是我们的幸福之源,奋斗之本。

选自:知识经济杂志《一起成功》

网友评论全部评论(0)
匿名